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章
目录
下一章
第158章郑国渠的利弊(求订阅) (第1/1页)
book chapter list 第159章郑国渠的利弊 侍卫讲述着一些事情,郑国听着,稍后进入丞相府邸当郑 考核开始! 负责考耗,主要是三位门客。 考核有三个内容,一个是默写某篇文章,一个是雅言,一个是才能展示。 默写某篇文章,是为了证明门客读书识字,有一定的文化底蕴。 至少是一个士。 雅言,是为交流需要,曾经的是贵族出生,或是没落的贵族。 下有七国,可有不同的口语,如赵语、魏语、宋语、越语、齐语、秦语等等几十种语言。比如,楚国的一个封君遇到越人在歌唱,却是听不懂越人在唱什么,身边的翻译进行翻译,才能知道其中的意思。 雅言,是古代的贵族语言,是古代的普通话,是古代的世界语。 每个贵族,或是没落的贵族,必然会雅言。 苏秦行走到了赵国,游赵王,的不是赵语,而是雅言;到了燕国,游燕王,的也不是燕语,而是雅言;到了其他国家,依旧着雅言。 荀子曾:“越人安越,楚人安楚,君子安雅!” 这里的君子,是贵族的意思。 便是,在楚国底层的越人,着越语;底层的楚人,着楚语;底层的宋人,着宋语;底层的鲁人,着鲁语。在楚国不同的地域,着不同的方言,可贵族皆是着雅言。 想要辩别一个人,是不是贵族,就看他会不会雅言。 这是最为简单的方法。 接过竹简,郑国思索着,取过毛笔写了起来。 这一篇为《禹贡》。 这是尚书当中的一个篇章,仅仅是一千一百多字,却是记载了九州的划分,对每区的疆域、山脉、河流、植被、土壤、物产、贡赋、少数民族、交通等自然和人文地理现象,作了简要的描述。 这是一篇地理志,也是治国方略。 “不错!” 门客看着文章点头道。 其他两个门客,也是纷纷点头。 门客田章问道:“先生来自何方,欲要何方去,为何愿为主上门客,有何理想?” 第二项考核与第三项考核,可结合在一起。 郑国开口道:“我从韩国而来,到秦国而去,愿为文信君的犬马。昔日,舜帝命令大禹治理水患,大禹治理黄河有功绩,更是凿开大山,引导黄河入海,分开渠道灌溉田地,耕地为之肥沃。” “昔日的时刻,西门豹治理邺城,在这里修建邺渠,其功绩还在魏国传颂。” “文信侯,为秦国的丞相,治国当深谋远虑。可我到了秦国后,却是发现秦国的土地肥沃,却是因为缺乏灌溉,导致耕地产量不足,此为国之大患。秦国当大修水利,以此为根基,粟米必然倍增,岂能不强大?” 滔滔不绝,开始讲述水利。 如何修建堤坝,如何开凿河道,如何挖掘道路,如何能节省人力,如何能较好的安排各项工程。 三个门客听着,感觉迷迷糊糊。 听不懂,听不懂,可就是感觉很有道理。 “我听不懂,不如请教君上!” “对,请教君上!” “还是君上做决定吧!” “贵客捎等!” 三个门客商议着,直接让给予其中等门客待遇。 至于后续的考察,还是主上来做决定吧! 郑国离去,继续考核其他的门客。 郑国也是松了一口气,初步计划成功。 吕不韦有三百门客,这些门客又是分为四个等级,普通门客,只是有粟米可食,有肉食可食,每年赐予一千钱;中级门客,享受三鼎待遇,出门有马车,有美人侍奉,每年价值十金俸禄;