始皇帝_第134章魏王诏书(求订阅) 首页
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
   第134章魏王诏书(求订阅) (第1/1页)

book chapter list

      第135章魏王诏书      历史无法重演,却是可以不断的假设,不断的模拟。      作为名将,更要不断模拟过去的战例,分析自身的不足,从而学习一些东西。      作为太子的赵政,可能一辈子也无法亲自领兵,却是要学会基本的兵法,熟悉军中的一些常识,唯有如此,才能将将。      王龁开始讲究白起的出名之战,伊阙之战。      这是白起第一次独自领军,出征他国。      在过去的时刻,白起从百将开始,逐步成为五百长,而二五百长,君侯,校尉,乃至是副将。      从十七岁参军,经历多次战场厮杀,多次激战,靠着敏锐的战场直觉,强大的战争指挥艺术,在三十五岁成为合格的将领,在伊阙之战,击溃秦韩国和魏国的联军威震下。      白起能走到这一步,首先因为他是公族出生,刚刚参军就是百将。到了百将算是低级军官,秦法当中到了百将的时刻,已经不允许冲杀在第一线,而是指挥为主,提升了战场的生存率。      其次,他是公族出生,嬴姓白氏,然受到秦王的认可,也能给予较快的升级。      至少同行当中,很多将领打拼一辈子,也只是五大夫封顶;可白起在三十五岁,就是成为左庶长,军功制第十级。      这一点上,白起与赵括有些类似。      赵括自幼皆在军中,跟随父亲打仗,也是从低级军官不断提拔起来,在长平之战前夕就是赫赫有名,被称为马服子。军中的士卒,皆是信服。      长平之战,算是赵括第一次独自领兵。      而长平之战,也是白起最后一次领兵。      然后,赵括第一次独自领兵,却是挂了;稍后,白起最后一次领兵,也是挂了。      简直是人间喜剧。      召唤寺人,取出木板,木板拼凑在一起,就是沙盘。      这个时代,已经有了沙盘。      然后,王龁开始讲述伊阙的地形,讲述双方的兵力配置,讲述出击方向。      “周赧王十九年,魏襄王和韩襄王在同一年去世,韩国、魏国局势动荡。周赧王二十一年,秦昭王派兵攻打韩国,秦国将领向寿夺取了武始,左庶长白起夺取了新城。      韩国派出使臣,赶往魏国,请求增援。秦国是共同的敌人,韩、魏又有同盟关系,魏王并没有作壁上观。魏王立即下令,命大将公孙喜点齐人马,前去助战。于是魏、韩国君起倾国之兵对秦国进行反攻,东周也派兵加入魏、韩联军。”      周赧王二十二年,秦昭王在丞相魏冉的推荐下,将白起升任左更,接替向寿出任主将。同年,秦国军队在伊阙与以魏将公孙喜为主帅的韩、魏、东周十六万联军对峙,秦国兵力为十二万。”      “这一战当中,魏军强大,韩军弱。可白起却是率先对强大的魏军发起进攻,韩军犹豫不前。在击溃魏军后,韩军也是随之溃败!”      王龁着,开始摆动算筹,开始布置的军阵。      左边是秦军,右边是韩魏军队。      双方野战为主。      秦军固然强大,可韩魏军队也不弱。      然后,双方厮杀在一起。      这次当中,赵政扮演韩魏联军,王龁扮演秦军。      双方拼杀在一起,结果韩魏联军击败了白起,秦军大败。      再次变化,依旧是秦军大败,白起输掉。      赵政不解道:“老将军,为何如此?”      王龁道:“算筹是死的,可人是活的。在这里拼杀,算筹可以不折不扣执行命令,不会有丝毫的畏惧;可战场上,士卒却是活着的,却是会害怕,或是畏惧。一旦遭遇背击,或是侧击,军阵出现混乱,可能十万大军败于三万大军。”      “为大将者,时刻要保护好自己的侧翼,保护后自己的背部,不让敌人攻击。同时,阵型要设置足够的厚度,不然敌人凿穿。一旦阵型溃败,纵然是十万大军也是会一夕溃败。”      着,开始围绕伊阙之战,开始描摹那一战。      在史书的记载当中,只是写到:“韩公孙喜、魏人伐秦。穰侯荐左更白起于秦王以代向寿将兵,败魏师、韩师于伊阙,斩首二十四万级,虏公孙喜,拔五城。秦王以白起为国尉。”      仅仅是六十三个字。      可在真实的战场上,却是比这要残酷很多。      战场上,也没有那个计谋,那个算计之类的,有的只是手士兵武器,排列整齐的队形,冲杀向敌人。      谁的队形保持完整,谁的战士更加勇敢,谁能更快的凿穿敌饶阵型,撕裂敌饶阵型,完成对敌饶合围,谁就能取得胜利。
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