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道成为顶流巨星_第20章 光明 首页
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

   第20章 光明 (第1/2页)

    第20章光明

    旋律渐渐由柔变得越来越有力量。

    架子鼓每一拍都充满了节奏感。

    路书岳独特而具有磁性的声音开唱道:

    “当灰烬查封了凝霜的屋檐,当车菊草化作深秋的露水。”

    “我用固执的枯藤做成行囊,走向了那布满荆棘的他乡。”

    众人听到第一句歌词,就被歌词中的文字深深吸引住。

    九万眼中微微一亮,瞳孔中浓郁的兴趣变得更加不加掩饰。

    “这歌词写得很好!”九万点头。不过,他听到这歌词第一句的时候,觉得,这样的文字,安静的唱法应该更合适吧?

    九万皱了皱眉头。

    一旁的丁乐似乎也看出同样的问题,有着九万差不多的表情。

    梁以茹精致的脸蛋也有着不着痕迹的惊讶。

    现如今,很多音乐榜单都被一些口水歌占据天下的时候,能有这样的歌词,已经让人眼前一亮了。

    “文字运用的很高级,挺有诗意的!”

    莎莎双手托着小脸,安静的体会着歌词。

    “当大地铺满了悲戚的落叶,当杜鹃花化作远空的雾霭。”

    “祝福我吧我最思念的亲人,那就是我向你告别的身影。”

    当这两句出来的时候,众人无不全身起了一身鸡皮疙瘩。

    一种直击心灵的意境,在路书岳的歌声中,径直的闯向人们内心深处。

    歌词能打动人往往不是那直白的文字,而是文字中隐隐约约跃然纸上的意象。

    凝霜的屋檐,深秋的露水。

    悲戚的落叶,远空的雾霾······

    是深秋,是肃清,是最适合分别的季节!

    当人们以为这会是一首,情侣分别的歌曲时。

    歌词随着节奏的渐强,直抒胸臆的下一句也震撼的被路书岳带着满是情感的声音唱出。

    歌词很高级,无可否认。

    作曲编曲都非常优秀,在前奏里也可见一斑。

    可是,这首歌,最好的部分,还是路书岳的歌声。

    因为他的歌声里有着饱满的情感。

    功底非常了得。

    众人沉浸在歌声中,节奏也渐渐加强。

    这不是一首安静的歌,他是一首情感的宣泄。

    终于,情感仿佛找到了宣泄的口,声量也变得更加大气磅礴。

    让众人内心久久震撼。

    “也许迷途的惆怅会扯碎我的脚步,可我相信未来会给我一双梦想的翅膀。”

    “虽然失败的苦痛已让我遍体鳞伤,可我坚信光明就在远方。”

    宣泄的情感,如同压抑的爆发。

    就如同鲁先生的那句名言:

    爆发吧!

    不在沉默中爆发,就在沉默中死亡!

    是愤怒要爆发!

    是压抑要爆发!

    是信念也随着你呐喊的声音,爆发出来!

    情感爆发!

    此两句歌词被路书岳富满感情的声音唱出的时候,全场观众竟然不由随着这节奏也呐喊了起来。

    这是一种对内心的坚定,一种勇者才有的一往无前!

    是一种信念!

    是一种誓言!

    忽然,全场的人变得内心澎湃,满腔热血。

    谁年少不曾做过梦?

    可是,你坚持了吗?

    现在还有那个年少时候的梦吗?

    台下许多人,甚至已经开始热泪盈眶。

    并不是因为他们柔弱。

    而是因为他们伪装了太久。

    人间来来往往,为了几两碎银。

    为了现实,他们选择放弃了所有少年曾经最不切实际的梦想。

    于是···

    生活走马观花,三点一线,他们感觉都是机械般的生活。

    有些经历了数次失败,最终选择草草了结自己的梦想。

    可是,路书岳他唱到:

    失败的苦痛已让我遍体鳞伤,可我坚信光明就在远方。

    直击心灵。

    光明就在前方啊!

    他们很遗憾,没能早早听到这首歌,让他们走出那段黯淡无光的日子。

    九万听到这里,整个人也怔住了。

    他最能感同身受,与这样的歌词有着强烈的共鸣。

    作为音乐人,别的没有,具备的就是坚持。

    而九万,的坚持就是一条路走到黑的那种。

    那时候玩音乐是被家里人看不起的,但是他义无反顾,他相信他的音乐。

    于是,才有了他今天。

    是的,是信念让他看到了这一丝曙光。

    音乐渐渐变得再度轻缓,像是感情的顿挫。

    歌声停顿了一会儿,副歌部分也再度唱出。

    几位导师都非常满意的点头,这是一首完整的歌。

    不管是那一部分,都已经高水平的制作完成。

    副歌部分再度缓缓唱来:

    “当灰烬查封了凝霜的屋檐,当车菊草化作深秋的露水。”

    “我用固执的枯藤做成行囊,走向了那布满荆棘的他乡。”

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