另类明末_第二章 没想到不挣钱 首页
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

   第二章 没想到不挣钱 (第1/2页)

    回到家里,赵涛找了两根长长的竹竿开始制作钓鱼竿,他老妈秦氏看到后还劝说儿子家里不他这点钱,没必要急急忙忙的找食吃。

    但是赵涛自己心里明白这个时代马上就要动荡起来了,辽东那边被称为东奴的后金政权早已经对中原虎视眈眈。

    接连的灾荒又会让中原产生流寇。

    在安心等待,恐怕到时候就要明清交替,要剃头发留老鼠尾巴,还要跪下自称奴才。

    这不是赵涛想要的生活,他不想自称奴才,更不是奴才!

    所以必须要争分夺秒!

    赵涛嘴上答应下来,可手上却一刻都没停下。

    看大儿子还是不愿意接受,秦氏只能长叹一声做饭去了,毕竟自食其力也不是啥坏事。

    又是一天早晨,赵涛挑着一副空水桶和两根钓鱼竿晃晃悠悠的往海边走。

    赵家岙是个小海湾,和沈家门中间只隔了一道小小的海岬,在海岬的顶头,还有个更小的海湾。

    此地地形复杂,有沙滩也有礁石,礁石还有好多大小不一的裂缝,非常适合钓鱼。

    毕竟已经是农历二月份了,天气开始逐渐好转,赵涛就感觉今天没有风还暖洋洋的,这可是个海钓的好天气。也希望能有个好收获!

    海钓;赵涛可是很熟悉的。后世他在浙江的私人造船厂干了十多年,经常跟着老法师去海边钓鱼,很熟悉各种鱼类的习性手艺还是很不错的。

    再加上时下还是明朝没有过度捕捞,赵涛自信满满的想钓鱼的成绩应该会让自己很满意的!

    到达目的地,赵涛把两根钓鱼竿都安排在礁石区域,因为值钱的石斑鱼都生长在此地,且今天天气暖和,可能会钓到石斑。

    一个人两根钓鱼竿,赵涛也不可能一整天都手拿两根钓鱼竿,他的手臂受不了。

    所以赵涛还在地上打了木桩,可以把钓鱼竿绑在木桩上,前头在架起一个树杈可以支撑起钓鱼竿,这样就能轻省些。

    绑上鱼饵,抛出鱼钩,赵涛便开始了坐等!

    明朝时期大海里的鱼就是多!

    没一会赵涛就看到一条鱼线绷的直直的,这是上鱼了!

    赵涛满面笑容的拿着抄网去收鱼,结果抄起来一看是一条巴掌大的剥皮鱼,这种鱼价值不高,钓起来也只能自己家享用,想要卖钱也卖不出啥价钱。

    不过能上鱼就是好,说明此地还是个风水宝地!

    又一会,赵涛接连钓起几只大对虾,这倒是高附加值的东西,可以送到镇上的酒楼去换点钱来。

    等到快中午时,赵涛的运气来了,他钓到一条一尺左右的红点石斑。

    赵涛笑着自语,这才是自己想要的!

    想到镇上酒楼的午市就要开始,赵涛赶紧挑着水桶直奔镇上海风楼。他需要将石斑鱼活着送到,这样才能卖出高价。

    海风楼,老板过永林也是赵涛老爸的好友。他看了看赵涛水桶里的海鲜,沉吟片刻说,石斑和对虾留下给你50文钱。

    半天时间就能混到50文,赵涛还感觉挺满意的。

    过永林告诉赵涛
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