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唐国手_第六章 为何读书? 首页
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

   第六章 为何读书? (第1/2页)

    求推荐票!

    听到对方骂人老匹夫,阎伯隶休养功夫再好,脸上都不禁变了神色。原本看在世侄一场的份上出个简单的题目混过去,谁知王劝竟然不知好歹把自己羞辱一番。

    周围的士子脸都气歪了,阎伯隶作为一方大儒,读书人追捧崇敬的圣人,居然被一个后生当面骂一句老匹夫。如果不是打不过王劝,可能当场撸起袖子动手了。

    周思秦再也忍不住了,甩开搀扶自己的士子,骂道,“竖子安敢造次!”

    如果不是看在与王福畴的莫逆之交,阎伯隶早就甩袖不管了。不过却没想到王劝振振有词的回答,“王某不服,你们这是沆瀣一气,蛇鼠一窝,合起伙来欺负外人!还不将当今圣上放在眼中!届时回京必定参上一本!”

    穿越之前不是学富五车大才子,王劝自知斤两几何,要是这帮王八蛋联合起来坑自己,出个偏冷的典故,到时候自己不就坐实了王家犬子的名声?又不是每个穿越者都博览群书自成搜索数据库。但他只要咬死刚才江南士子把李姓皇室骂进去这一条,便敢肆意发挥,有恃无恐。

    咱没读过几本书,讲到大道理的贤臣当不了,还不允许当个拍马屁的佞臣?

    “住口,再胡言乱语……”

    吴子章想站出来表现一番,然而看到王劝那怒目狰狞的金刚模样,气势顿时萎靡下去。

    王劝上前一步,挑衅问道,“再胡言乱语你能拿我如何?”

    “都我安静!”

    阎伯隶一开口,所有人都不敢再争辩。

    “看在你不喜读书的份上,考你最简单的题目。”

    阎伯隶无奈的扶着额头,心想福畴兄也算书香世家,怎么生出个如此不争气的儿子。但为了顾及王家的颜面,也只好拉下老脸故意放水。

    “为何而读书?”

    诶?

    听到此题,包括王劝在内,众人都愣了一下。这题目也忒简单了吧?

    吴子章和周思秦甚至眼神复杂的望了捋须的阎伯隶,心想您老是看不起我们故意放水,还是给对方故意放水啊?

    王劝大声的说道,“为何读书?这还需要考吗?升官发财光宗耀祖呀!”

    此番话迎来众人的一片嘲笑。吴子章摇了摇头,不屑的说道,“蠢货。”

    王劝故作愤怒,诘问,“怎么?王某哪里说错了!”

    阎伯隶叹了一口气,难以掩盖心中的失望。

    难道真是虎父犬子?

    “某先来,给他片刻思忖的时间,免得说我们江南人士欺负一个不识字的大老粗。”

    周思秦的话语中夹杂着嘲讽,给阎公留下深刻印象的机会就在眼前,他不顾脸上的伤痛,走到案几前,拿起墨砚上平放的狼毫,将白宣纸铺平,然后深呼吸一口气,把之前的纷扰烦恼抛诸脑后,集中精力开始在上面肆意的挥洒才华。

    众人的都默默的围观上去,只有王劝不屑的站在一边。

    不到半柱香的时间,一篇文章便出炉了。周思秦拿起了白宣纸,轻轻吹拂一下,让还未干涸的墨渍迅速的凝固。

    周思秦有意在阎伯隶面前卖弄学识,文章内容引经据典,好在对方心中留下一个才华横溢的印象。

    然后吴子章当着众人的面,将他的文章念了出来。众人都安静的竖起耳朵,听听这位雅集魁首的新作。

    “……君子中庸,小人反中庸。”

    念到最后一句,吴子章嘴角微微上扬,心想这人实在有趣,骂人还喜欢拐弯抹角,怕是面前的粗人还不晓得自己被喷了一顿。

    念毕,就连一向脸色刻板的阎伯隶也微微颔首,表示赞同。

    君子中庸,小人反中庸?

    这不就是明摆着拿中庸上的话来骂我么?王劝立马就不干了,指着周思秦的鼻子骂道,“放屁,就这简单的题目还要洋洋洒洒几百字?又是什么带经而锄,又是什么高凤流麦,温舒编蒲,云里雾里说了一大堆,扪心自问,你不就是想着升官发财光宗耀祖,哪来那么多道貌岸然的屁话?还骂我小人反中庸?”

    周思秦又被狗血淋头骂一顿,但又无法反驳,只好故作镇定,冷笑着说道,“燕雀安知鸿鹄之志,再说周某只是引经据典,怕是某些人心中有鬼,才觉得最后一句再骂人。”

    原本以为王劝被自己堵得无话可说了,谁知对方却冷不丁的来了一句。

    “是是是,阁下勤身博学,被服如儒生,又外交英俊,曲有礼意,想必很快将拜为黄门郎,迁射声校尉,后封千五百户的新都侯,迁骑都尉光禄大夫侍中。到时候记得散舆马衣裘,赈施宾客,家无所余。收赡名士。天
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